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宏大集团的总部宏大广场原来在市区的热闹地段。2000年代初,宏大集团与政府合作搞了一个旧区改造项目。当年不同今时,房地产价格低迷,政府财政紧张,对宏大集团这样的大金主青睐有加。老邓颇有战略眼光,大手笔投资50个亿,拿下一整片街坊开发宏大新城,包括高级公寓及写字楼。这个项目采用的是滚动开发的模式,第一期刚预售时,恰逢房地产业进入上升通道,宏大集团因此也大赚特赚。直到老杨接任以后,还因为第三期的热卖赚得盆满钵满。宏大广场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建筑,直到今天还是地标建筑。落成以后全城瞩目,宏大集团总部也迁入其中。老邓的办公室在最高层,面南背北,小半个城市的美景尽入其中。老邓倒也公平,每个集团领导都配了豪华见景的大办公室,一时风头无二。老杨刚接任时也是颇为受用,只是嫌老邓置办的全套进口西式办公家具过于张扬,便让人替换了中式家具。只是空间所限,花大力气觅来的明代镇宅迷你假山无法安置,让老杨颇为遗憾。当年宏大集团主管地产业务的老窦在为老邓离职举办的饯行宴上酒后胡言,说老杨得了便宜还卖乖,暗指的是老邓当年栽了树让老杨乘凉,反过来却迁怒种树人说树上有虫子。之后没多久老窦便被清洗,也引发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谓小金库、违规招标、吃喝送礼等烂事的大调查。没多久,老黄在集团党委会提议,宏大广场过于奢华,不合党的艰苦朴素作风,费用也过于庞大,建议集团总部另迁新址。老杨从善如流,当即采纳。寻寻觅觅之后,付了几百万违约金,将借予一家外资机构的黄山宾馆收回,作为总部办公地。黄山宾馆坐落在原租界区,是一座西式建筑群,由大小数栋建筑组成,面积近万平方米。此处是历史保护建筑,原为当年某洋行的物业,解放后被作为敌产充公,后交给宏大集团使用。老杨到底久历宦海,知道以点带面,亲自担任集团总部搬迁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大会小会表示要将新班子的管理理念体现在总部搬迁项目中。他的秘书小赵为他概括了八个字:“朴素、大方、廉洁、亲民。”果然,最终老杨拍板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黄山宾馆重新装修改建。宏大集团特地组织工程领导小组,三次赴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老建筑保护工作较为先进的国家去考察、取经,最终请了一家法国的设计事务所担纲工程设计重任。这样前后花费一年时间,耗资数千万元,黄山宾馆改建工程完工,并改名为宏大会馆。老杨请了政协常委级别的高僧,择了吉日,兼做法事,乔迁新居。

 

秦少庸第一次到宏大集团总部,因听过一些逸闻,不免多了几分敬畏。车子从一条宽阔的大道,拐进一条僻静的小路,一扇黑色大铁门连接而成的红砖围墙,将宏大会馆与四周喧嚣的街道、庞杂的市井相隔,好像是惊涛骇浪中的孤岛。车子停在一座巴罗克式建筑的台阶下,拾级而上,身边的大圆柱沉重敦实。迈进正厅,挑空顶高十米开外,穹宇装饰着马赛克镶嵌画,内容是不知名的圣经故事。一座精雕细琢的假山映入眼帘,还想是汉白玉的材质,刻画的是南极仙翁福禄寿的传统故事。赵秘书介绍,这就是传说中的明代假山石,据说出自明武宗时司礼太监刘瑾遗宝,乃是杨董的最爱。二楼有个小会议室,马国栋与少庸先入座,等候领导出场。会议室的陈列方式不是少庸熟悉的那种,中间两个沙发代表主位,两边并排分别放了四个沙发,总计十个座位。少庸原以为是标准的长桌会议室,兼带投影设备。问了赵秘书,他回答说杨董事长不喜欢这些昂贵而无用的摆设,开会都是这种座谈方式。少庸想起来没有多带打印的纸质文件,于是只好央求赵秘书多准备几份复印件,免得光听汇报记不得重要内容。

 

约摸一支烟功夫,领导们鱼贯而入。领头的一位身材高大、六十岁左右,马国栋连忙示意少庸迎上前,原来就是杨董事长。身后跟着陈总裁,宏大集团财务总监李教授,还有就是熊卫东。马国栋向四人一一介绍少庸,少庸也恭敬地分别握手致意。众人落座,服务员鱼贯而入,倒茶递毛巾。少庸远远看到,老杨拿着一个超大号的金属外壳保温杯,上面还写着市公安局字样。

 

“国栋,我看你最近瘦了,工作很辛苦吧,要当心自己身体。”

 

“谢谢杨董关心,忙是应该的,我们不忙不瘦,老板就要瘦了,这就罪过大了。”

 

“国栋就是称我的心意,敢担责任,敢于面对矛盾。很多人说你这个人独断专行,我看这是做领导的起码素质。什么叫独断专行?公司又不是机关,机关可以拖拉一下,反正没人和你竞争。公司怎么可以?一看二慢三通过,黄花菜都凉了。竞争对手那么多,早就没你机会了。我看国栋在这方面就很不错,该拍板就拍板,集体讨论吵吵嚷嚷那么多声音,那怎么了得。我经常对你们讲我刚到公安局的事,你们还记得吗?第一次开编制会议,个个口子都来了,人事局、组织部等等,七嘴八舌这个不行、那个不是,我就讲了一句话。公安局是谁当家?是我嘛,那你们瞎起哄干什么。说完拍屁股走人。你猜怎么着,第二天继续开,全按照我的意思办。我说这话什么意思,领导嘛,搞定就是政绩,摆平就是水平。国栋,你放开手干,我老杨就是你坚强的后盾。”

 

老杨一上来就猛夸了马国栋一番,让马国栋颇为振奋,不住地双手合十向老杨致谢。其他人听着,有的不动生色,有的双眼紧盯天花板。最有趣的是熊卫东,歪着头,双眼斜睨着少庸,两个手指夹着笔不停地转着圈。

 

马国栋照例感谢了老杨和领导一番,汇报了宏远集团最近的一些情况,随后让少庸汇报重组方案。少庸将方案大致报告了一遍,因为没有PPT作提示,所以只能照本宣科。还好马国栋不时插入一些解释和点评,才让汇报过程不至于很无聊。

 

汇报完了,会议室内一片安静,大家都等着老杨发话。

 

“国栋这个团队辛苦了,这么短时间拿出这样一个考虑周全的方案,很不容易。小秦不错,市场化的专才就是管用。这个要表扬国栋,引进人才是领导人的重要政绩。宏远集团重组是市政府交给宏大集团的任务,我们必须放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予以足够重视。前几天市里开会,市领导还专门问起进展怎么样。我是表了态,完不成任务就地走人。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领导、市场、股民包括行业都在看着我们。华夏集团当年搞砸了,我们宏大集团接受一定不能重蹈覆辙。我觉得国栋去了这段时间,开局是好的,做了很多细致的内部梳理工作。但这毕竟是家里面的事,领导看不见,市场上也不知道。这次重组,就是一次大考,是全面亮相。搞好了,宏大集团也好、宏远集团也好,在江湖上就可以坐稳位子,就可以继续逐鹿中原,在领导面前就有面子。做砸了,后果我也不讲了,大家明白。好了,我对这些事情是外行,陈总裁,老李、小熊,你们是专家,你们谈谈看。”

 

老杨眼光扫了一圈,停留在陈总裁身上,头冲他点了点。老陈清了清嗓子,接过了话头。

 

“国栋、小秦,你们很用心,方案考虑得很仔细、周到。说实话,我们宏大控股就是没有这样的策划团队,每次做点项目都是疙疙瘩瘩的,顾了这头忘了那头。国栋,我有时真的很妒忌,你什么时候也为我上点心,帮我好好策划策划。”

 

老陈的一番话,让现场有些活跃的气氛,马国栋也说些场面上的话安慰老陈,只是少庸瞥见熊卫东笑得有些不自然。

 

玩笑话以后,老陈切入正题。

 

“我同意杨董的意见,这个方案做得很用心,思路也很清楚,就是用重组作为手段,实现宏远集团的产业整合战略。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以前我在市里面也参加过不少重组讨论,说来说去就是壳资源、拼报表、搞财务重组,看不出发展产业的思路。这次提出的合并、注资的方案,实质是整合宏远集团的产业资源,发展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平台。我认为这是我们今天需要的市场化重组。市政府把这么大一个集团交给宏大集团,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看这个方案能够让政府看出我们的气魄,也能让宏远集团的干部员工恢复信心,恢复信心这一点千万不要小看。华夏集团没有搞好,宏远集团这几年举步维艰,竞争对手也看不起我们,搞得干部员工灰溜溜的,这些我想我们大家都有所耳闻。一个公司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我觉得精气神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让大家挺起腰杆,真正为作为宏远集团的员工而骄傲。我觉得如果这个方案能够成功,应该是史无前例的里程碑式的重组,起码在这个行业应该是。我看了看你们的分析,重组以后的新公司虽然销售收入不及中联集团,但利润比他高,市值也不会低,搞得好应该是A股市场最大的机械类上市公司。不要小看这个变化,我认为这会是干部员工恢复信心的催化剂。”

 

“陈总裁这话说得对,现在宏远集团最需要的是信心。打了多年的败仗,急需一场大胜来稳定军心!”。老杨这时插了一句,作为对老陈观点的背书。马国栋在一旁也频频点头,看得出来他对此也深为认同。

 

“细节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国栋和小秦都是专业人士,应该会谨慎考虑。有三个问题我想听听两位的想法。第一,用换股方式合并没有问题。只是方案是市价换股,不给一点溢价,小股东会不会有意见。你们做的附件有统计数据,平均下来应该有20%的溢价,我想应该是用溢价利益来争取小股东支持。现在的这个方案是不是有些冒险,这个交易是关联交易,我们大股东不能投票,万一小股东不满意了,方案能不能顺利通过?第二,这个交易最大的难点是估值。现在两个上市公司的股票已经炒起来了,PE高得离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市场上的投资者都知道我们要重组。这是个很要紧的问题,注资资产怎么估值?重组以后的新公司怎么价值定位?现在的价值是扭曲的、不真实,但如何通过这次重组让它回归理性。我们有些同志认为估值越高越好,这样股东利益最大化,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短视的。我们是国有企业,不是私募基金,随时卖股票套现,当然估值越高越好。我们是为了做产业,是长期投资者的身分,说实话可能五年、十年都不会卖公司,估值过高对我们有好处吗?我认为资本市场也是过犹不及,股价虚高不好,早晚有一天会买单。第三,也是大家议论最多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不是最重要的是,所以放在最后。现在的方案倾向于将两个上市公司合并成一个,我同意这可能是路径最短的方案,但未必是最佳的方案。我在想,有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而不是强求所谓最佳的方案,事情往往就是带有某种程度的缺憾。但是我还是想问,是不是可以考虑留下一个上市公司的壳。你们也知道,现在宏大集团的基建板块在研究分拆上市的想法,熊总主要负责这个事。虽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我想借壳也是一个卡已考虑的方向,毕竟IPO工作量很大。还有一个考虑,现在象宏远发展这么干净、适中的壳资源不好找,有人告诉我光这样一个净壳可能值两个亿。如果不做努力,就这样放弃一个壳,我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我估计集团很多人心里也是这么想。就这三个问题,国栋、小秦,你们不要觉得我有任何倾向性,你们是专家,这种事情还是要听专业人士,服从市场规律。你们要畅所欲言,不要有心理负担。”

话题:



0

推荐

葛剑秋

葛剑秋

48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资深医药从业人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