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药集团应当是医药产业和资本市场上的一颗明星,想来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整体上市正在进行,二是与香港鸿道集团之间关于争夺“王老吉”品牌的商战正酣。因为我自己曾供职上药集团,因此对同为地方国企的广药集团颇为留意。观察了一段时间,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下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广药集团的整体上市并不新鲜,国企改革的内涵远远不是资本市场上的运作那么简单,想必投资者对广药集团未来发展的前景也难以预判。大凡这类交易,刚开始时有声有色、夺人眼球,真正有始有终的却是罕见。广药集团一边在操作整体上市,一边挑起“王老吉”品牌争夺战,倒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评判其未来走向的绝好机会。
对于这场战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力挺者谓收回“王老吉”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也给广药集团的未来发展带来新动力。对此,差不多翻倍的股价涨幅是最好的诠释。反对者亦众,将此视为国退民进的又一典型案例,把对垄断国企和僵化体制的不满倾泻在广药集团身上。此事已经远远超出一项单纯商战的范畴,各种草根民意、利益集团乃至体制内外的碰撞、交锋,都找到了一个绝好的各自表达的舞台。作为一个地方国企的广药集团,作为一个普通境外公司的香港鸿道集团,作为一个消费品品牌的“王老吉”,承受着全社会如此广大、深沉的利益诉求,事情的本来面目恐怕就逃脱不了被扭曲的命运了。
作为过来人,我猜想广药集团参与这场商战的人应该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断有人、特别是上面的人来打招呼,指示要慎重、要考虑后果和影响;一定有内部人士或者“担心”困难太大做不下去,或者当面不表态背后做评论员,或者干脆幸灾乐祸等着主事者失败好取而代之;估计还有黑道威胁要取你一手、一足,或干脆发出死亡威胁。即使如此,广药集团还是异常决绝地在战斗,虽然有些手段看起来不免逼人太甚,但是有过相同经历的人应当能够理解, 战端既开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想对正在坚持战斗的广药人表达我个人的敬意,因为你们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勇气和执行力,很好地履行了作为公司管理人的职责。
现在看起来广药集团胜券在握,然而,将“王老吉”品牌发扬光大,才是评判广药集团是否最终赢得胜利的唯一标准。要实现这一目标,广药集团必须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这才是未来确保“王老吉”品牌继续发展、广药集团跻身行业龙头的体制基础。国企要新生,一定要做好两个切割。一是与自身既得利益阶层的切割,二是与传统国企行政化体制的切割。“王老吉”争夺战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广药集团选择在看似最牢不可破的地带与既得利益者进行切割,希望这场商战的胜利能够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彻底切割。至于与传统体制的切割,前提是降低国有持股比例、实现股权多元化,不折不扣地落实法人治理结构,以职业经理人而不是职业政客管理公司。一百多年来,广东历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导者。我相信未来新一轮改革中,广东同样会充当改革先锋,完成第二项切割也许并非痴人说梦。
国企改革事关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经历了太多失败、有太多教训,现在也许到了应该收获成功的时刻。作为一个失败者,我希望广药集团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