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早上八点刚过,秦少庸的手机便被打爆,各路神仙都来到听重组的消息。少庸不胜其烦,干脆关机不理。快到办公室时打来手机,发现马国栋发来两条短信,要他赶到国资委开会。少庸马上折回头,赶往国资委。进了会议室,马国栋已经在了。

 

“少庸,你是不是不堪骚扰关机了?一早给你打电话一直不通。”

 

“没错,实在不能忍受。还好到办公室前开机了,这才看到您的短信,差一点赶不上。今天的会是向国资委汇报重组方案吧?”

 

“是的,今天早上郑主任正好有空,下午就要出差一个星期,赶早不赶晚。郑主任很开通,等会儿汇报的时候你就放开讲。”

 

正说着话,郑主任带着刘处长进了会议室,两人赶忙起身迎接,寒暄一番落座。郑主任年近60,在国资委主任职位任职已有六七年了。他为人谨慎、中规中矩,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但任内一直推动本地国企的重组、资产证券化和整体上市,主导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交易案例。临到退休了,可能是没有前程之忧而少了些顾忌,郑主任的风格开始有些激进起来。他在大会小会甚至公开场合承认,目前的国企改革还只是流于表面,远远没有到达体制、机制层面的深水区。这几年国企市场化改革实际上停滞不前,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回潮、倒退。他也承认,资本市场对于这种国企重组抱有怀疑甚至不认同的态度是合理的,没有全面的系统性改革,国企重组只能一遍遍上演昙花一现的轮回宿命。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郑主任坦言有不少遗憾,希望在退休以前能够推动实质性的国企市场化改革,提出股权多元化、管理层股权激励等设想。马国栋和秦少庸因此对郑主任寄予希望,盼望他能够排除体制内的杂音,鼎力支持这次宏远集团重组。

 

“国栋、小秦,你们终于动手了,这件事情我可是等得有点不耐烦了。我们把宏远集团交给宏大,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个国栋你是清楚的。说实话,我对你马国栋的工作是满意的。接受不到一年,宏远集团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这个不容易的,应该说开了个好头。可我对宏大集团有些看法,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支持动作。国栋你说说,宏大有没有注资一分钱?我听说前些天刚刚同意贷款十个亿,还要收利息,这是支持吗?当时老杨是怎么承诺的?夸口要投入100个亿!我当时就和他将留点余地,不要到时兑现不了让人笑话。宏大集团那点家底我不知道吗?老邓攒下来一点家产,这几年坐吃山空,只有消耗没有产出,哪里搞得出100个亿!没有钱投入也就算了,就你国栋一个光杆司令,也不想想如何转变机制,用市场化改造管理班子。就宏远集团那些老人马,谁不知道他们有多少斤两。关起门来一个个都是神气活现、拆台搞事,出了大门就是个个成了缩头乌龟,没人把你当回事,只有被人欺负的份儿。再这样下去,我看迟早国资委要把宏远集团收回来,交给有能力改造它的人。哪怕是央企、甚至民企都可以考虑。”

 

郑主任有点激动,不断地挥着手,毫不隐瞒对宏大集团的不满。马国栋见气氛不对且有点跑题,赶忙接口:

 

“郑主任说笑了,我知道主任关心宏远集团,拿话在激我们。你看,现在不就好了吗,重组开始启动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本着建立一个市场化的运作平台去的。您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国栋阿,我是着急,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市场形势的发展是瞬息万变,容不得你慢慢来、捣浆糊。你看看,宏远集团与中联集团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先不说。现在又出了一个大鹏集团,又是一个大央企,收购北方重机集团,也号称在三年内要投入100亿。我很了解大鹏集团,国栋你应该也不陌生。他们总部在香港,顶着国企的帽子,干起活来不但有央企的霸气甚至是蛮横,又有外企的精明和专业。你看看最近大鹏的势头怎样?大手笔并购、重组,江湖地位已经和宏远差不多了吧?人家才多久,两三年而已。这种企业一旦加入战团,现在的宏远集团根本不是对手。所以国栋阿,时不我待,你们一定要抓紧,我希望在我退休以前一定要看到宏远集团真正走上正轨、走向市场化。”

 

此时的郑主任慢慢平静下来,语速也慢了一些,说话之间显得语重心长。

 

“郑主任说得对,宏远集团已经落后了,一定要赶上,一定要着眼于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革来释放制度红利,用全新的、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去超越对手。对于这次重组,我们就是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来操作的。今天特意向您专题汇报,希望得到您的首肯和支持。”

 

“今天早上我还接到不少口子的电话,基本上都是告你马国栋的状。这么大的事,也不事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就贸然停牌。如果方案有问题要协调要突破,这样不到招呼搞突然袭击,让大家怎么想办法支持你们?说穿了,有些人就是心态有问题,还是把自己当老爷,还有就是没有炒作赚钱的机会了。我告诉他们,你做得对,这是我给你的尚方宝剑。关于重组方案和停牌时间,我作为主管领导都不知道,别人还有什么话好说。国栋,这次你做得利索。刚才刘处长告诉我了,你们停牌前股价平稳下调,没有任何异动。这就是能力和经验,国栋你不愧是高手。好了不扯了,听听你们的方案吧。”

 

秦少庸向两位递上文稿,概括介绍了重组方案。因两位都操刀重组多年,所以少庸也就挑了一些重点问题作了展开,免了很多套话、废话。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少庸就将方案陈述完毕,静等郑主任何刘处长提问、点评。

 

少庸开讲时,郑主任脱下眼镜,头凑近文稿,仔仔细细地看着。少庸讲完以后足有五分钟,郑主任还是一脸严肃盯着文稿沉思,没有抬起头。会议室的空气好像凝固了,安静得没有一点身影,只听见翻页时的沙沙身。秦少庸也担心起来,生怕重组方案完全不对郑主任的胃口。如果当场被否决,那就变成一个大灾难了。秦少庸看了看马国栋,发觉他倒是气定神闲,不觉稍稍放松了一点。

 

“小刘你看看,这就是我为什么看重国栋的原因。方案做得真好,大气、有远见、不在乎一时利益的得失,这才是国企市场化重组应当探讨的方向。”

 

郑主任边说边带上眼镜,脸色也表现出欣喜的神情。马国栋与秦少庸相顾一笑,少庸自己顿时觉得浑身轻松、畅快。

 

“方案技术细节你们和小刘讨论吧,这是她的专长。国栋、小秦,我就问两个大问题。第一,你们怎么确保这个方案顺利实施下去?如果宏远集团那些人看得明白,执行这样的重组方案,会打破很多利益关系。别的不说,首当其冲的就是两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位子被端了,权力也被剥夺了不少。上市公司无论大小、级别,毕竟和纯国企有些不同,占了规则上的便宜。每次我们搞重组,最闹心的就是位子,大家都不想放掉上市公司这块肥肉。国栋你倒好,两个并成一个,还要注资,摆明了把现在那批人降格了,他们会不会使绊子?还有,重组后一定出现两块牌子,集团和上市公司又不能兼职,谁去集团这个空壳子,会不会马上就会有负面影响。第二,如果重组成功,也还是停留在公司架构方面。虽然不容易、也很彻底,但还是没有解决营运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如何确保这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如何保证未来深层次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

 

郑主任果然吸取了以前那些热闹一时的重组的经验教训,不绕弯子直奔主题。马国栋也不再客套,打开天窗说起了亮话。

 

“郑主任,感谢您这么坦率,我也就不绕弯子直话直说了。”

 

“国栋啊,我们之间就不要搞官场那套虚的东西,有什么说什么。”

 

“好的。您的第一个问题看得很准,说实话我听到不少话,下面两个上市公司的人都不甘心。这几年虽然业绩、市场都不行,但毕竟是顶着上市公司的名头,自娱自乐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宏远集团以前历来都撒手不管,重组以后其实我们已经管起来了,但他们总是不服气,明里暗里拿上市规则来给我们软钉子。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自上而下,让搞权术的老手去对付他们的徒子徒孙,所谓以毒攻毒。”

 

“这个听着新鲜,你说具体一点。”

 

郑主任直起身体,双手交叉搁在会议桌上,头往前伸着,饶有兴致地听着。

 

“主任,整体上市是个很好的憧憬。宏远集团那批人看到的只是资本市场的风光,能够出头露面,有机会圈钱拿来搞自己的小天地。我们就是要利用这种心态,让集团上层铆着劲要整体上市,画个饼让他们无限向往。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用他们那一套所谓组织决定、服从大局去逼下面就范。说实话,这就是重新分赃、重划地盘,集团班子一旦认真起来,下面是挡不住的。所以,这个问题我有把握,实际上这些天党委、组织部已经在找两个上市公司的班子谈心了,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我心里明白,但是不干预,乐得捡现成的果子。第二件事就有些难度了,这也是您多次提到的,国企改革就像学游泳,不能老在小孩游泳的浅水区比划,要游向深水区才能学会,真的到了江河里才不会淹死。我是这样考虑的,借这次重组,利用规则要求,逼迫他们调整管理模式和体系,慢慢向市场化靠拢。管理层完全市场化、职业化做不到,但可以引进部分市场人士,先掺沙子然后慢慢改造。我还有一个想法,可能有望根本性确立市场化改革方向的主基调。重组完成以后,抓时机启动境外上市,用这个办法彻底改造整个体系,让改革不可逆转。我知道第一步相对容易,也就是花上一年左右的时间,大家集中力量也就过去了。第二步进入改革深水区,用一句话讲就是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不过我个人有信心,关键是主任您要大力支持,做我们坚强的后盾。”

 

郑主任聚精会神地听着,不住地点头。马国栋话音刚落,他大笑着说道:

 

“国栋,真有你的,请君入瓮啊!听明白了,看来你已经想得很周到了,我就先祝你一切顺利了。如果有需要我出面的地方,你尽管说。反正我都要退休了,不怕说真话,不怕得罪人。”他转过头,看着刘处长,“小刘,技术上有什么问题,你先提醒一下,少走些弯路。”

 

刘处长四十岁出头,是一个很干练的女性。本地国有上市公司重大重组项目她几乎个个参与,有时甚至干了投资银行的活,被称为重组项目第一把刀。会议开始以后,她也不插话,一直盯着重组方案仔细琢磨。听到郑主任点将,她这才抬起头,扶了扶眼镜,从容不迫地说道:

 

“我认为方案确实是下了功夫,很新颖也很干脆,总体思路没有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废掉一个很有价值的壳资源,好像是损失了,但赢得了时间,降低机会成本,总体来看更能体现重组价值。外面人一直都说我们国资委看重壳资源,千方百计要保住,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国资委从来就是以重组的整体价值为出发点来评判方案,壳资源的价值不是不考虑,但还是要服从整体方案的需要来决定取舍。其实很多时候是企业自己要保,真正原因大家都明白,不就是人员位子都要摆平,倒让国资委背黑锅。这次我支持企业的态度,为确保重组成功,放弃壳资源是战略选择。有些技术细节我想现在不需要过多讨论,只是提醒两点。一是宏远集团历史包袱重,不规范的遗留问题肯定很多,现在还没有爆出来。今后我们加强沟通,我这里一定全力支持,尽可能协调相关单位。二是这样的方案没有先例,要充分估计到难度,尤其是要做好与证监会的沟通,尽量抓紧时间完成,避免市场波动造成不利影响。”

 

“国栋、小秦,我和刘处长下面还有会,今天就到这里。最后我提醒一句,国栋你一定要谨慎小心,你们杨董事长不是省油的灯,这话我点到为止。”

 

国栋会意地点点头,让少庸觉得满头雾水。大家握手作别,郑主任和刘处长送两人到电梯口后方才离去。

 
话题:



0

推荐

葛剑秋

葛剑秋

48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资深医药从业人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