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一片微妙而又肃杀的混沌中,秦少庸深陷迷惘、彷徨和忧虑,一边催促着各家机构抓紧重组执行工作进度,另一方面苦苦思索解开重机公司这个死结的方法。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没有领导对如何处置重机公司留下片言只语,仿佛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事。马国栋的态度很明确,支持将重机公司排除在重组以外,但告诫秦少庸不能再轻举妄动,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体制内的平衡术,让时间去解决问题。但秦少庸不同意继续拖延下去,因为再不作出决断,重组工作就将陷入停顿。马国栋只好表示会继续与各位大佬沟通,力争尽快形成一致意见,但要少庸做好重机公司注入上市公司的心理准备,必要时只能压迫中介机构闭着眼睛进行背书。

 

秦少庸无法想象将重机公司这样满目疮痍的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以后的后果,也无法接受不顾风险只要面子的体制内思维方式,更不愿意变成坑害小股东的始作俑者以及将来被迫背黑锅的替罪羊。秦少庸觉得与其坐等领导良心发现,不如主动出手,用上市监管规则逼迫让他们知难而退。虽然上面已经明确发话,此事严格限于内部范围不得外传,哪怕是中介机构都不得透露半点消息,秦少庸还是决定不管这些,按自己认为合乎职业道德以及市场规则的方式解决问题。

 

秦少庸联络了方洪进和林玉萍,找了一个远郊偏僻的宾馆,闭门商量对策。秦少庸把重机公司的问题和盘托出,把通过律师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及自己的判断毫无保留地知会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说服领导将重机公司排除在重组范围以外。两人此前虽然已经了解重机公司目前状况的严重性,但这次从少庸处得到是更深层次的内幕信息,一番询问、理解之后两人异口同声支持少庸的意见。林玉萍更是铁了心,告诉少庸即使有天大压力,她也决不会同意出具重机公司的审计报告。秦少庸便顺水推舟,要求两家团队尽快提供两份专题报告,神州证券从资产和业务的合规性和完整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投资者心理、监管机构态度等方面论述不可将重机公司注入上市公司的理由,审计师从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内控流程的有效性以及风险的可控性等方面论述将无法出具重机公司的审计报告。秦少庸坦白告诉二人,他已经不惜孤注一掷,将所谓内部绝密的重机公司乱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借中介机构的力量逼迫领导承担起决策的责任。二人都同意按照少庸的方法做,只是方洪进提醒少庸,这样一来他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是不是考虑更周全的对策。少庸非常坦然,告诉方洪进已经有思想准备,如果要在保全体制内的前途和坚持职业操守及道德底线之间做选择,他宁愿选择后者。

 

仅一天工夫,洋洋洒洒的两份报告就完成了,秦少庸闭门一天修改、润色,发回给两家团队。定稿以后,两家都盖了大红印章,一式数份由专人送到秦少庸这里。秦少庸让秘书做成电子文档,亲自发邮件给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并将纸质文件专报宏大集团各领导。这些事情办完后以后,秦少庸心头一颗石头落地,人也轻松许多,便静等消息。少庸抽了个空,写好了辞职信并锁在抽屉里,心想一旦上面还是坚持将重机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便交信一走了之。秦少庸还私底下通知中介机构,暂停对重机公司的所有执行工作,等待进一步指示。

 

马国栋第一时间找了秦少庸,责备他鲁莽、冲动,这么大的事没和他商量就先斩后奏。马国栋道出自己的担心,少庸这样做会被上面认为是公然藐视领导权威,因为对重机公司一事已经定好不得外传、等待领导决策的口径。更何况,这个口径其实就是宏大集团杨董事长定的,而老杨这个人是绝对不容别人挑战他的权威的。让两家机构提交报告这一做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拿中介机构来逼领导就范,或许最终能够达到目的,但毕竟又是家丑外扬,且还有被人胁迫的感觉。秦少庸坦言考虑过后果,也知道这样做不合体制内的规矩,但情势紧迫容不得瞻前顾后,只能铤而走险行“兵谏”险招。马国栋同意少庸对于注入重机公司将导致的严重后果的判断,对宏大集团高层和稀泥的做法也觉得不妥,既然少庸已经开了第一枪,他表态会坚定站在少庸这一边,如万不得已就游说国资委督促宏大集团尽早确定重组方案。

 

重机公司陷入绝境的消息在宏远集团以令人咂舌的速度传播。宏远集团班子会议也时有提到重机公司有些人心浮动的苗头,干部都在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最终的处置方案,有些人甚至已经未雨绸缪,开始活动调到其他子公司。老高更是忧心,拉着秦少庸聊了好几次,痛心疾首之余担心职工人心不稳,搞不好闹出大事故。这个消息甚至在行业圈内都不再是秘密,各种各样的麻烦也开始纷至沓来,诸如银行收紧贷款、要求实物抵押甚至提高贷款利率,上游客户缩短付款宽限期、加紧催收货款等等。最挠头的是某些经销商,似乎已经嗅出一丝味道,应收款回笼周期越来越长,有点甚至干脆找各种理由赖账。王培德被搞得焦头烂额,一再打报告上来,要求集团出面稳定银行维持原先的融资条件,还有就是请求法务部门协助催收货款。重机公司基本上是张建国时代的老班底,王培德似乎也指挥不动。再者追款、加强内控这类事情一是得罪人、二是那些人或多或少屁股也不干净,所以都躲得远远的。王培德万般无奈,只能隔三差五找秦少庸商量对策。秦少庸与王培德也颇为投缘,自然尽心尽力出谋划策,甚至揽下很多本应王培德做的决策,帮助他跳过重机公司班子内部的重重潜流和暗礁。秦少庸答应王培德,只要重组工作达成阶段性目标,就抽出时间与他一起梳理重机公司的那一团乱麻。两人都抱有一腔热情,决心把重机公司这个快烂到底的部门当成试验田,一定要走出一条浴火重生的新路,并由此举一反三,推动宏远集体的整体性变革。

 

宏大集团终于体现了一次高效决策的能力,中介机构报告递交以后不到一周,宏大集团就让马国栋召集宏远集团班子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处置重机公司的最终方案。代表宏大集团出席会议的是熊卫东,名义上是传达领导的意见供宏远集团班子进行决策,大家心里明白实际上就是宣布宏大集团的结论性意见。会议照例由马国栋主持,熊卫东与常振东分坐左右两边,张建国被特别关照也出席。马国栋事先与秦少庸商量好,让方洪进及林玉萍代表两家机构出席,少庸特别关照他们必须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以免最后还是功亏一篑。王培德作为重机公司的现任班子领导,算是基层代表,也被安排出席会议。马国栋生怕少庸耐不住性子,会前特别告诫他在会上只听不说,让最终方案从熊卫东嘴里说出来,以免日后被别人当成靶子。

 

会议开始,照例由秦少庸将重机公司的情况介绍一遍,然后由方洪进、林玉萍代表中介机构发表独立意见。方、林两人也十分给力,句句切中要害,让所有参会人觉得,如贸然将重机公司注入上市公司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方、林两人陈述完毕以后,马国栋提议请熊卫东传达宏大集团领导的意见。熊卫东没接这个茬,推说领导的意思是他只是来协助宏远集团进行决策,不能不顾组织程序越俎代庖,所以让宏远集团的班子先表态。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不愿意挑明了说,最好等别人忍不住先放炮,自己再跟进就没有日后追责的负担。马国栋于是一个个点名,班子成员照例发表一通政治正确、无法执行的废话,就好像在集体演练太极拳,各个声东击西、形左实右,就是老将不挪窝。张建国更是心理素质超强,极力强调重机公司是债转股企业,当年已经非常不堪,活到现在如何不容易,好像那些烂事与他丝毫无涉。就这样,会议在一片扯淡中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秦少庸一直沉默不语,他扫视会场,象一个旁观者观察每个在场者的一举一动。有人在闭目神游,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如坐针毡,有人魂不守舍,还有人面无表情。如此经典的场景、经典的对话,如同绕城行走的有轨电车,永远都把起点作为终点、终点当成起点,循环往复,沿着固定的轨道移动。秦少庸不禁想起儿时的一道脑筋急转弯考题,前一辆电车出发,每小时速度为十公里;后一辆电车五分钟后出发,每小时十二公里,问何时追上并反超?答案是,永远都追不上。

 

秦少庸正在天马行空之际,听到熊卫东叫他的名字。原来马国栋见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想请熊卫东代表集团给个说法。熊卫东还是不愿接这个话题,于是便把秦少庸顶在杠头上。

 

“秦总,你是重组项目的总协调人,两家机构的报告你想必也花了不少功夫。我们都说不到点子上,听听你这位专业人士的意见吧。”

 

秦少庸听得出来,熊卫东话中有话,不过他不屑于玩这样的语言技巧。他想起马国栋提醒他不要出头、不要表态的忠告,但他不打算照办。秦少庸不想继续在混沌一片中浪费时间,于是决定毫不隐藏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也许打破平衡以后就能够达到目的。

 

“马董、熊总、常书记、各位领导,我先打个招呼,如果接下来我说的话不太中听,请各位务必要谅解。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清楚,正如刚才中介机构的两位负责人介绍的,重机公司已经深陷巨大的法律和财务困境。不瞒各位说,我做律师、投行这么多年,经历过不少重组项目,也遇到不少困难。但是,今天看到重机公司这样的状况,我是始料未及的。而且,我发现根本无法找出对策来妥善解决目前的各种矛盾。我这样说决不是因为重机公司存在资产减值、业绩水分的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都不足以构成致命的缺陷,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段都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想强调的是,真正的问题在于重机公司目前所暴露出来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崩溃和失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风险累计导致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于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而言,系统性、不可控并且不可量化的风险是绝对无法接受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良好的内控体系比业务质量、财务数据更重要。如果我们这次将重机公司注入上市公司,公开所有的信息,可想而知一切都暴露在阳光下。我敢肯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监管机构及投资者对宏远集团的内控体系的有效性、经营风险的可控性产生巨大的怀疑,最终导致重组失败就变成一个大概率事件。所以,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必须将重机公司排除在注资资产范围以外,这样才能确保重组成功。”

 

秦少庸说完这番话,如释重负,呼吸却变得急促,像是跑了一个五千米。少庸自觉已经将观点表达得很清晰,同时也嘴下留情,没有让张建国太难堪。

 

会场一片沉寂,有人低头不语,有人仰面观顶,没人接口。俄顷,熊卫东凑近马国栋耳语几句,马国栋频频点头。两人商量完毕,熊卫东开口说道:

 

“重机公司的现状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暴露了很多问题,需要时间慢慢清理。集团领导的意思是尊重宏远集团的意见,尤其是重组工作小组结合中介机构提出的意见,一切以确保重组成功为前提。我代表集团领导将这层意思转达到,最终还是各位宏远集团的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时间不等人,重组进度不能拖,希望今天有个定论。”

 

熊卫东说完以后,马国栋看了看大家,说道:

 

“事情已经清楚了,集团领导的态度也传达了,大家看看,都表个态。”

 

事已至此,大家心里明白大局已定,便纷纷表态支持将重机公司排除在重组范围以外。之后,又与方洪进讨论以何口径披露、以及过渡期如何安排等等技术问题,最后敲定先由上市公司托管重机公司,花最多一年半时间清理整顿,排除各种风险因素,然后再注入上市公司。秦少庸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暂时摆脱重机公司的梦魇了。
话题:



0

推荐

葛剑秋

葛剑秋

48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资深医药从业人士

文章